2018/12/17

過去台灣的組團紀錄


最近看了樂團火的訪談,  
大概找了過去台灣20-30年的樂團, 聊過去的組團記憶.

這紀錄有些集體記憶的價值, 

但我看了幾部就很快感到有些內容的貧乏和思想上的空洞.

台灣樂團的發展還不成熟,
整個音樂生態系還很初階, 也不夠健康,不夠正規化. 

那節目企畫還不夠嚴謹充實, 品質不齊.

但至少是初階的口述歷史材料,

以前是很難對樂團有完整紀錄, 

過去樂團也不容易有創作,也不容易有表演場地發表, 

這些都不是今日能同日而語.

比較有價值的是在過去玩樂團的觀念和動機,可能是現在比較能借鏡之處.

但實際上看了幾支片子, 並不成熟, 
尤其是在音樂的思考方面,
大多都是在彈奏樂器和找團員的磨合的這兩部分著墨最多. 

也有很多行業不好的風氣和文化.  
這種類演藝圈的文化也跟過去威權的國家制度和頻道有線論有關係.

越是過去的大咖,這種官僚氣就越強.
並沒有研究價值.

這些玩團經驗是否有價值 ?
有價值的地方在哪裡? 
有什麼值得現在人一看之處?

網路媒體特性需要內容非常濃縮,精煉.  
製作企劃力弱了一些.

再者這些組團個人經驗不具普遍性無法與人產生聯結, 
除非是相關當事人, 所謂的圈內人, 

去中心化的現在, 學過去的經驗, 

在製作處理上是否應該有不同的思考和作法?

雖這片子可以幫助了解行業內實務,
但訪談內涵上不夠充實,簡潔. 
製作牽拖, 哈拉, 專業性不足.

音樂人體認不夠深刻, 
國際連結不足. 
前輩也有點不能與現今全球音樂潮流接軌.
應調整心態面對新的全球音樂環境

留意音樂人
  • 品德, 誠信
  • 思索音樂的能力和動機
  • 學習音樂的方法
  • 分析音樂文本的能力和心得
  • 對音樂產業的觀察和體會
  • 對社會的效應
  • 對進入國際市場的企圖心
過去的樂團環境比較差,
但中心化, 向心力強.

想想什麼部分是值得現在回頭看的部分?

壞的,爛的, 不好的, 真的不用學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